您的位置: 首页  研究成果

北山四先生全书

[日期:2023-05-02]  来源:江南文化研究中心  作者:

作者黄灵庚

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

出版时间:2023年04

内容简介《北山四先生全书》收录宋元时期金华地区何基、王柏、金履祥、许谦四位浙学代表人物的著述全集,由黄灵庚、李圣华主编,整理团队以浙江师范大学的中青年学者为主。

南宋乾淳间,吕祖谦东莱之学、陈亮永康之学、唐仲友说斋之学同时并起,金华之学彬彬称盛。吕祖谦尤为出色,与朱熹、张栻并称“东南三贤”,又与朱熹、陆九渊并称“朱陆吕三大家”。嘉定而后,何基、王柏振起。何基(1188—1269),字子恭,金华人。亲炙于朱熹高弟子黄榦,居北山之阳,学者称北山先生。门人王柏(1197—1279),字会之,一字仲会,号长啸,改号鲁斋,金华人。家学源于朱、吕,而又就师于何基。何、王转承朱子之统,王柏又私淑东莱。王柏门人金履祥(1232—1303),字吉父,号次农,兰溪人。从学王柏,并得何基指授。宋元易代,以遗民终,隐居讲学,许谦、柳贯诸子从学。许谦(1269—1337),字益之,号白云山人,东阳人。年三十一师履祥,为元世大儒。后世推许何、王、金、许,称“金华四贤”、 “北山四先生”。四先生著述数量,以王柏最富有,何基最少,金履祥、许谦数量大体相当。但流传至今者,以相对晚近的金履祥、许谦为多。

在中国学术史上,四先生上承朱、吕,下启明清理学及浙学一脉,有功于浙学与宋元明清儒学匪小,学术贡献不下于王阳明、黄宗羲诸大家。何、王崛起于吕学衰落之际,传朱子之学,然生于东莱讲学之乡,丽泽之润已入士人肌理。故自王柏以下,返本溯源,遂成学朱为主,参诸吕学之格局。

王、金、许三家,于《五经》之好不减《四书》,既重性理探求,复事于训诂考据;守朱子之说,而欲为“忠臣”,以求是为本;朱子不喜学者嗜读史,三家未尽遵行;朱子不喜浙学“博杂”,三家贯通经史、诸子百家,喜辑录文献;朱子不喜浙人好言事功,三家负经济之略,身在草莱,心存当世,欲出所学措之政事。柳贯《金公行状》称履祥“先生夙有经世大志,而尤肆力于学,凡天文地形、礼乐刑法、田乘兵谋、阴阳律历,靡不研究其微,以充极于用”。史学、考据乃东莱所长,朱子亦借助训诂,并出其余力研史,此史学、考据终为所短。王、金、许去朱子所短,取其言性理之长,兼师东莱,乃精于史学、考据。

四先生阐说性理,递相师承,治《四书》皆所擅长。何基有《大学发挥》《中庸发挥》《语孟发挥》,王柏有《论语通旨》《论语衍义》《鲁经章句》《孟子通旨》《批点标注四书》,金履祥有《大学疏义》《中庸表注》《论语集注考证》《孟子集注考证》,许谦有《读四书丛说》。在《五经》研究上,何、王、金、许四先生的学术特点有四。一是崇义理而并事训诂考据,《四书》《五经》打成一片。二是好纂辑、音释、标抹、考订、表注,以翼经传。三是好考证名物度数,补先儒之未备。四是不苟同,不苟异,“要归于是”。

王柏疑经,尤其在后世学术史上颇多争议。《四库总目提要》著录《诗疑》二卷,云:“《书疑》虽颇有窜乱,尚未敢删削经文。此书则攻驳毛、郑不已,并本经而攻驳之;攻驳本经不已,又并本经而删削之。”金履祥承王柏疑经之绪,以为秦火之后全经不存,汉儒拘于训诂,轻于义理,循守师传,曲说不免,亦勇于任道,考订诸经用力最多乃在《尚书》,有《尚书注》十二卷、《尚书表注》二卷。

史学方面,金履祥著《通鉴前编》十八卷、《举要》二卷,影响亦大。在诗文别集方面,总体来说,四先生文章扶翼经义、世教,文以载道,阐明义理,裨益教化,通于世用。诗发摅性灵,陶冶性情,既为悟道之具,又得天机自然之趣,超然物表,不事雕琢藻缋,非激壮之音,亦无寒蹇之态。金履祥还编集《濂洛风雅》七卷,收录宋元理学家诗歌。


录入:admin | 阅读:10